12.17.2012

「非死不可」的吸Fans大法





相信每個 marketer 都一定想練成《笑傲江湖》的吸星大法,將每個對手的粉絲都吸過來變成自己的顧客。其中一個可以量化成果大家每日都在揣摩的就是比梅姐更百變的Facebook平台。(內地的朋友除了跟我們一樣叫「面書」外,還會它做「非死不可」)

有落手落腳經營 facebook page 的朋友都知道而家每出一個post都只有大概15-20%的 organic fans 會見到。除左好的內容和落 facebook ad 有可能幫到手之外點樣可以令到個 post 更有接觸到 fan page 以外的 potential fans 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地方。





正因為 facebook page post 的曝光率計算方法時有調整,所以便轉載以下的一遍文章同大家 update 一下。

---------------------------------------------


這個演講的主題是 Facebook EdgeRank 101: Understanding How Facebook Determines What Gets Shown to Your Fans and Users on Their Newsfeed,主講人是 PostRocket 的 Tim Chae。 它們的產品現在追蹤了3萬個Fan Pages,等於2億5千萬的粉絲,所以能得到很多關於粉絲頁的數據資料。透過數據分析的角度來看,很多經驗與表面上看到的其實很不一樣。





下面是它們的一些 Facebook Page 管理心得:


Share > Comment >>> Like
一篇 post 如果粉絲願意分享它,則效果(Reach)遠大於留言 (>3x)。而分享與留言的效果,則遠遠遠遠大於 like 數量。也就是再多人點 like 也沒有什麼用處。要想辦法刺激粉絲分享或留言。

Timing is important
如果粉絲頁要選一個最重要的事情最佳化,那就是貼文的時間。不過最佳的貼文的時間不像是一般人談論的下午 1:00,因為 EdgeRank 的計算會根據當時所有可以出現在該粉絲 Timeline 上的 Objects 一起排序,所以如果大家都在那個時候貼,你的 Reach 反而不會好。而要找到最佳時機的方式,則是要適著調整你的貼文時間,再看看類似的貼文的 Reach 各是如何。如果你的用戶分散在全球,則你可能要改為同一則留言內容分成好幾個時間貼出。

Frequency is important
最好每天能夠貼一篇以上的文章,且一旦開始經營粉絲頁,則要想辦法繼續下去(一天一篇或是某個頻率)。一旦你中斷了一段時間,粉絲頁的數據就會 reset 重來。

Network proximity
EdgeRank 與粉絲的密度很有關係,如果你的粉絲是互相認識的,則彼此會互相加權。也就是說,如果你要買粉絲,則是先買同一個區域(一個城市,一個國家,...)內的人先開始比較好。

Insight export data
Insight 有很多資料沒有透過圖表顯示出來,所以最好能夠 export 出 Post Level Data 自己分析。

Video > Picture, Text ~= Picture
影片的 Reach 效果比照片好,而最近因為一些調整,文字的效果也與照片差不多了。

Jump on Facebook's new product fast
Facebook 通常對於自己推出的新產品都有一開始的加成效果,所以能夠盡量與新產品結合可以加倍宣傳。一段時間前推出的 Offer 功能可能就還有不錯的加成效果。



原文刊載於 run, tempo, run




12.14.2012

合家歡歌舞愛情浪漫處景式大龍鳳





老婆同車有乜關係? 當然有男人會當正㗎車係老婆咁鍚。但老婆始終是一生一世的伴侶,好丈夫為她花點心思乃天經地義。

聽聞傳統的日本男人在家裡說一不二,一不幫助做家務,二不會氹老婆開心,三不在外人面前講自己老婆好話,在臨終前肯對老婆一聲 "多謝" 就算是對老婆的最大回報了。雖然現在的年輕男人在第一條上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第二和第三條仍然有待改善。而日本的妻子當然就千依百順,心裡暗想要食到老公做的一口飯恐怕要等到下輩子。



 


可能是這個男尊女卑的傳統,就令到日本女仕對一個識得講 "我愛你" 的溫柔老公,產生一陣莫名的感動。更令這條合家歡載歌載舞的大龍鳳 video 不停被 "些牙",羨慕的女仕們只能分享時順便許個願,希望自己努力洗衫煮飯湊仔的時候,亦有同樣的 Amazing Moment 降臨。

能夠欣賞親戚朋友落力表演經已非常感動,而片中的爸爸相信都已經成為日本的模範老公。所以大家不妨對身邊的女仕好一點,可能會有意想不到 word of mouth :-)





10.19.2012

究竟「食飯先」定「影相先」?



今日不是要辯論「飯前拍照應否合理化」這個極具爭議性的餐飲業議題。但眾所週知,地球上確實有件無分種族都非常流行的餐具叫「手提電話」。它好像能夠把一般街坊小食昇華至米芝蓮級數,將任何美食拍下來便能永久保鮮之類的法器。


當三五知己想食餐飯時,許多年輕人卻喜歡先拿起這件餐具,把眼前新鮮滖熱辣的美食率先分享給老遠的 Facebook、Instagram 及微博好友;然後再用傳統一點的筷子刀叉,開始品嘗一道涼了也沒有所謂的晚餐。


拍下來
,作為一個小小的私生活記錄又好,留來出傳記也好。有些人好像硬要別人知道我食過,自己才算「真正」食過這一道菜。他們已覺得味道好壞只是其次,最重要是影到連Facebook上的朋友都覺得你食左好嘢,天生有種希望被人妒忌的嗜好。

正因為這班「飯前攝影師」每餐都努力不懈,面對再平凡的芝麻綠豆也要精益求精。有餐廳老板就將計就計,運用食客的大師級 Instagram 作品,幫助一些「今晚食乜餸」的客人可以多角度預先欣賞美食,令三心兩意的大小姐可以更容易做決定。





其實只要細心觀察一些顧客的生活細節能夠創造新的用餐體驗能否為餐廳老板帶來實際的商業價值就不得宜知,但嘗試基於顧客社交行為來進行營銷就已經值得欣賞!


------------------------------

而選擇「食飯先」的朋友,當然亦有餐廳懂得欣賞。

因為網上流傳的其中一句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和你坐在一起,而你卻在玩手機!許多什麼心理學博士也跑出來講句最新研究指出,手機放在餐桌上,可能破壞你和朋友之間的感情!這道理其實大家是懂的,只是不願為餐桌對面的一棵老樹,放棄整個在等我 Status Update 的 Facebook 森林。

洛杉磯一間餐廳於是建議顧客進門時留下手機這個「餐具」給他們保管,在埋單時便可享受95折優惠。該餐廳老板希望客人在吃飯時能把注意力放到與朋友交流和品嘗美食之上,用小小的折扣喚起人與人在餐桌之間的感情。 確是有綽頭又有意義的雙贏策略。






P.S. 這篇文章應該得罪了不少「飯前攝影師」,最多下次食飯時我畀你影先,OK?





10.17.2012

徦如一代宗師「葉問」要出唱片



「詠春」的其中一個理念是以退為進,以虛對實。面對心急的對手不會正面交鋒,然後再出其不意地還擊。當走到娛樂圈一看,會發現這行業一直都在嘗試用各門各派的營銷技巧,它們運用社交媒體來推廣電影更是引領潮流的一羣。

而最近令我注意的一個「以退為進」例子就是澳洲音樂組合 - Yolanda Be Cool。他們的營銷手法是先自嘲,置自己於死地而後生。

事源這兩位朋友發現上一張專輯的
We No Speak Americano 已被灠用並惡搞得體無完膚,就連YouTube最熱門的小貓片都用這首background music來伴奏的時候,就決定高調地開個<全球回收記者會>,宣佈 "We No Speak Americano" 這首歌已經不再有型,並將會在他們的網站及iTunes Store永遠下架,呼籲所有擁有的樂迷自動銷毀它。樂迷面對如此無稽的要求,起哄實在在所難免。




如果中了計進入他們所講的YolandaRecall.com 會見到他們的Facebook Page,Like完之後就可以下載一首免費的 “替換新歌” - Before Midnight,並獲得該組合的最新資訊。

整件事看似亂七八糟,利用網上活動去炒作一個仿真的公關事件,但認真做有趣的事往往都是 viral video 的其中一個成功法則。作為新進品牌,夠膽才會贏,常常被要求think out-of-the-box的你,希望也得到了半點啟發,將來可以一個打十個!

有時用逆向思維把意料不及的事情刻意地搬出來,好像加拿大麥當勞把一向低調的食物材料和廣告製作來個 behind the scenes 大公開,只需配合聰明的推廣手段,就可以輕易贏得不少掌聲。


希望這個 <泳池阿叔客廳Remix> 版本不用被回收





10.16.2012

今時今日要點嘅「社會」服務態度?




很多品牌在 Social Media 都費盡心思渴望得多更多粉絲來參與自己的活動。當粉絲表示對你的關注與支持後,你是否也應該禮尚往來,對他們的支持表示感激呢?

環顧四周,大部分對粉絲表示感激的方法無非是留言轉發就有獲獎機會之類的小恩小惠。但當有上百萬粉絲的時候,只拿五餅二魚出來又夠誰去分?

有時候怎樣跟朋友表示感激,可能只是一句真心説話就能夠搔動心窩。相信每個父母都教過小朋友最基本的禮貌,就是對人大聲講唔該、講多謝。下面就為大家分享幾個比較好玩又意想不到的 Social 案例將「多謝」大聲講大聲唱!




Febreze:Million Thank Yous

P&G旗下空氣清洗劑品牌 Febreze 為慶祝其粉絲達到100萬個,該品牌的團隊成員想了個很大膽的創意,就是向每一位粉絲講多謝,有幾多粉絲就講多少次多謝。他們話做就做,在P&G Office 總部訂了間房,並設了視頻直播設備,不分晝夜無間斷地用了50多個小時 (即每分鐘大約 320 聲多謝),才把這  “百萬謝” 一個個謝完!有冇區議員夠膽玩先?


 ------------------------

Old Navy: A Big Deal for our 5 Million Fans

GAP旗下的時裝品牌OLD NAVY為慶祝其Facebook Fans 達到500萬人,特地制作了一張高達30%折扣的優惠券以回饋粉絲們的關注。不過這 coupon 別有用心,是純手工人肉精心制作的。它是由幾十人舉著預先設計好的圖片,按一定次序拼出來的。 Facebook Fans 通過手機一 Scan,即可去享受專屬優惠。


------------------------


AT&T:Thank You Notes

美國通訊運營商AT&T為感激Facebook上200萬粉絲的關注與支持,特地做了一個名為 “Thank You Notes” 的 Social Campaign,主要內容是制作了500首MV,用唱的形式把對粉絲的感激表達出來。比如為感謝一個叫Mary C的粉絲,AT&T就會錄制一支融入這位粉絲名字的音樂短片,上載到 YouTube 的品牌專頁上。而這500首MV中的粉絲,是從Facebook上的一個APP的互動活動中挑選出來的,用戶在這裡需要填寫姓名、所在城市、喜歡的音樂風格,及為什麼選擇你的理由。


------------------------


KRAFT: A special thanks to our Facebook fans

KRAFT 旗下的芝士通心粉品牌,為了感激粉絲支持它們所發布的內容,他們邀請專業團隊拍攝了一支長達7分種、名叫 “Likeapella” 的 Music Video,並在字幕上打出了全部4800個粉絲名以感謝他們的支持。

------------------------

如果你是苦心經營的 Marketer / Agency 人,每一個贏返來的粉絲都充滿了你無數的心血,其價值和背後的故事並不是一個數字所能衡量的!為了這些關注你的粉絲們及給自己一點掌聲,盡情地將「多謝」大聲講出來吧!


via SocialBeta


10.11.2012

但願 Wi-Fi 不只是廣告


免費 Wi-Fi hotspot 這個綽頭多年前開始常常遭「抽水」被拿來做廣告活動的 creative idea。近年各大小廣告節都總有一個 Wi-Fi idea 係左梗,最近就真係連「屎橋」都出埋,但大家都好似意猶未盡,睇怕 Wi-Fi 橋真係長抽長有。


早在遠古的2008年 - 德國漢堡機場的租車公司


最近2012年 - 墨西哥的互聯網供應商

----------------------------------------

轉個頭不如睇下實用性高的案例創業公司 Swarm 就有效地利用 Wi-Fi 讓零售商與店內的顧客互動,透過即時分析與優惠提升銷售轉化。


Swarm 在合作商家的店鋪裡提供了免費WiFi,並以店內廣告指示牌作提示。當顧客將 smart phone 連接到這個 Wi-Fi 時,瀏覽器就會自動打開一個特定的 Mobile Site,允許他們瀏覽當前商店中的不同商品、找尋優惠券並進行交易等。顧客瀏覽的商品越多,獲得的會員積分也越多。

顧客也當然可以利用它們提供的 Wi-Fi 網絡
瀏覽其它網站,不過即使他們訪問其它 online store,當前的零售商也能夠獲得這些瀏覽活動所產生的數據。並可以根據這些數據即時調整自己店內的優惠或促銷信息,吸引顧客再考慮去購買。確是一套非常聰明而實用性高的回饋機制!




例如,某顧客在一家與 Swarm 合作的實體零售店看中一對波鞋,但對價錢又不肯定,於是便通過Swarm 的 Wi-Fi 到 Amazon.com 去睇同款的價錢。當前零售商就會即時獲得了這個信息,並實時調整促銷策略,為站在面前的顧客提供一個更劃算的優惠價格。


與推廣移動應用 (Push Promotion Content App)的方式相比,這種 Wi-Fi 網絡加瀏覽器的形式事實上降低了顧客使用該服務的門檻。在早期的測試中,有30%的店內顧客會連接到 Swarm 網絡,並且有65%的人會再次連接。


面對各種 mobile commerce 的崛起,Swarm 似乎為實體零售商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方案去促進新生意。


via 36氪




10.10.2012

Infographics 看似簡單, 其實最不簡單。


一幅做得好的 infographic 勝過千言萬語。它廣泛應用於經濟、科學、教育、文化和廣告等,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各個層面,無所不在。這些行業發展迅速,如果資訊沒有經過完善的分類及分析,是絕對讀不完的。遺憾的是香港並沒有幾多個熱衷這玩意的設計界朋友。(P.S. 如果你是其中一個熱衷的朋友,請好似走失嘅小朋友一樣,立即聯絡本人。)

而好的 infographic 並非理所當然,而是精心設計而成,一切都是有邏輯可循。爐火純青的設計師製作它就有如演講高手一樣,能把複雜的事用有趣的故事及最易懂的方法說得一清二楚。

而最近因工作關係又開始參考世界各地的 infographic 傑作,當中見到最多的必定是靜態的 graphic 作品。所以今次就特別介紹一些動態的作品,看看其中幾個如何運用 HTML5/CSS3 把大量的資訊流暢地展示出來。


UK ENERGY CONSUMPTION GUIDE




THE INDIE MUSIC UNIVERSE




EVOLUTION OF WEB




FUTURE OF CAR SHARING




URBAN GAP




INCEPTION EXPLAINED





FT GRAPHIC WORLD (3D Projection)






10.09.2012

如何用手機找回快感?




東京Toyota和創意實驗室PARTY開發了世界上第一款以「充電」為基礎的 iPhone 和 Android 應用程式遊戲 “Plug-in Championship”,配合最新研發的量產 Prius PHV 充電驅動模式汽車!這個app主要利用智能手機的充電器作為控制遊戲的觸發點,來表現出 "充電無限歡樂" 的概念。

App 下載連結: iPhone | Android



“Plug-in Championship” 的玩發是當用戶將手機連接到充電器時,將連接的動作變為一個比賽項目,玩家要通過充電時間的準確度來互相競爭,為每場世界錦標賽贏得分數。當一部手機的充電器被插入時,就會即時播放一個提神又興奮的噴射式片段作回應,以此增強游戲體驗和快感。



除了一貫screen內的天馬行空遊戲外, 想法 OUT-OF-THE-SCREE 原來又可以是一個簡單直接的機會, 把娛樂性和產品特性輕易結合起來。


via damndigital








10.08.2012

每天早上叫醒你的「咖啡聲」





有留意內地 Social Media 及「瘋」不離手好傾得的朋友應該知道 WeChat 微信是什麼玩意,它是近期中港 Marketer 的 mobile marketing 熱門話題之一。雖然微博作為內地社交媒體的優勢仍然很明顯,但各個快消品牌搶座位在微信做營銷似乎是個熱潮。早前 Rudi 亦都在他的 <微信微營銷時代> 博文裡分享過。

現階段很多品牌都只集中運用它的用戶訂閱和推送功能,但是如果企業信息推送得太多,對用戶有可能造成信息困擾,每天三五條推送和每天三五十條推送的感受自然是很不同。


但如果品牌能夠將互動的機會融入手機使用者的習慣中,功能性的 brand engagement 就會變得自然。
打工仔邊個無用鬧鐘叫起身,我每朝起身第一件事就是㩒熄 iPhone 鬧鐘再瞓多一陣。





Starbucks 繼早前的成功微信案例 <自然醒> 後。從10月8號開始,每天上午11點前,在自己設定時間的 Starbucks App 鬧鐘響起後60分鐘內到 Starbucks 內購買任何咖啡飲品,並將手機倒計時未結束的頁面展示給店員,即可享本周精選早餐食品半價,過程非常簡單。


"限時折扣" 絕對不是新招,但如何推陳出新刺激隨機消費,Starbucks 作為領先的O2O (Online-to-Offline) 連鎖店,繼不同國家的 social check-in 案例後的確又做了一個全新的嘗試,而微信的一對一 mobile app 特質無疑是將 Push Notification 的高度準確性和使用性帶來優勢。有時品牌絞盡腦汁做 App,倒不如像 UNIQLO 做個簡單漂亮又實際的鬧鐘。(說實話 UNIQLO 鬧鐘是我 iPhone 內少有還未被 delete 的 Branded App)


雖然香港用戶可能未能安裝這個微信 Starbucks App,但聽講鬧鐘裡的女聲是很甜的。很不幸我已經養成一個沒有食早餐的壞習慣。所以最希望每天早上叫醒我的不是鬧鐘,不是咖啡,而是夢想。





10.07.2012

Social Media 策略中最容易犯的錯誤之一


急於霸山頭建立過多的社交陣地




當聽見老闆話要開始做 Social Media,同事們就立即在熱門的 Facebook, 微博, Twitter, WeChat, YouTube 和其他每一種可能的社交網絡裡有理無理開個 Account 先,其實大家不妨停一停、諗一諗 ...


Marketing Pilgrim 最近的一項報告顯示:國際大品牌在全球的 Social Media 遍
地開花,一個品牌可以平均擁有高達178個 Social Media 賬號。這種策略帶來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誰會有精力去管理這麼多社交媒體賬號?Marketer 怎樣能真正運用好所有的平台以及達成整合行銷的效果?你的消費者應該去關注哪一個品牌 Account 來得到相關內容,並且跟品牌能夠互動?

如果你想在預算內看到有效的增長,第一步就不應該同一時間投入過多的東西。從最基本的消費者及行業的社交行為開始,再而想想那個平台最能夠配合品牌想傳遞的內容和方式,什麼策略能夠短期及長遠地配合營銷傳播的目標。弄清楚以上的基本東西是踏出第一步之前的必要準備。


--------
----------------------------------------

可考慮
策略:
在更集中的平台去開始, 並投入更多的資源去使它成為品牌在「社交生態圈」的核心。





投資分散化是使風險最小化的好方法。但是當你將風險最小化的同時,你也將可能的回報減到了最小。所以如果你想要更有效的增長,你需要將寶貴的資源和時間放在一個籃子裡面。

同樣的道理適用於網絡營銷,確定一個最具潛力的渠道並更多的投入。當然,如果你想要接觸新的人群便可能要拓展其他的渠道,但那並不意味著你要投入過多。


如果你想提高平台的訪問人數,就要適量地發布特別的內容增加被 "分享" 的機會,將粉絲的朋友變成粉絲。以下是綜合行銷專家 Stacey Politi 及自己提供了以下 5 個提高 Facebook 品牌專頁擴散力的心得:



1. 瞭解你的 Fans 是基本功

關注 Facebook 洞察報告的各項指標,知道你的 fans 喜歡什麼內容、喜歡什麼形式的內容和習慣在何時來你發布的內容。在對的時間點給 fans 喜歡的內容,將有助提升 fans 的參與度,即能提高該訊息的能見度 (No. of people saw this post)。

2. 簡言意駭,別廢話太多!

研究顯示,長篇幅的 Facebook 內容,對於使用者而言是個負擔;簡單,輕鬆的內容容易引發 fans 的互動行為。而且別怕醜,希望 fans 幫你按個 Like 就直接表達,這樣的 call-for-action 很容易得到 fans 的回應。

3. 沒意義的內容誰要看?

Fans 來看品牌專頁不只是想知道無聊八卦及今日氣溫幾多度,內容還是要有意義有價值,所以內容的品質還是要重視。另外研究顯示照片是 Facebook 上最容易獲得關注的形式,適量地發布照片是對品牌專頁加分的運作方式。

在留言時與 Fans 對話,如問「When」、「Would」和「Should」……等疑問,可以觸發 Fans 回應的動力及平台的互動率 (e.g. Facebook = talking about this / 微博 = 粉絲活躍率)。


平心而論,大家都有使用個人 Facebook 的習慣吧,當管理品牌賬號時千萬不要為寫而寫去製造一些連自己也不想 Like 不想參與的活動!


4. 加入 Fans 之間的對話吧!

Fans 如果可以得到品牌專頁的回應,這對他們來說是件很貼心的事;能給與 value 時就盡量回覆 Fans 的問題,或是在 Fans 回答你留言的問題時,回覆一句簡單的謝謝,都有可能增加 Fans 對品牌的好感。

5. 把 Fans 的朋友也變成 Fans

在 Facebook Insights 報告的「Friends of Fans」裡,這些圈外人都是可能成為品牌 Fans 的潛在用戶,保持你和 Fans 之間的高度互動及製造高分享性內容, 以 Facebook 為例,Fans 的朋友就會在自己的 Wall 或朋友的 Timeline 上看到品牌和他們之間互動的狀態,這將可能把 Fans 的朋友都拉進你的 Facebook Page 裡。

--------
----------------------------------------

還以為在一兩年前分享這篇文章會比較有意思
,誰不知仍有很多品牌還在摸著石頭過河。雖然大部分成熟的快消品牌已在 Social Media 世界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運作方向,但要幫助品牌在 Social Media 發揮更大的威力,便要細想怎樣結合品牌獨有的資源、成為自媒體後的影響力、忠誠 Fans 的貢獻及外在 Social Influencers 的引爆點。好好了解它們並利用各種優勢來快速建立一個有協同效應的社交生態圈。


部分內容來自 socialmediatoday.com & socialbeta.com





4.15.2012

廣告的未來


通過時間積累更多細微輕度的交流互動
作者:Paul Adams

Facebook全球品牌體驗經理,前Google資深用戶體驗主管,他的第一本書《Social Circles》被Google禁止出版,新書《Grouped》

若想要在未來成為一名出色的廣告主,你需要有足夠的耐心,通過積累許多細微輕度的互動來創造你的內容。

以下文字將會闡述為什麼我會覺得這才是廣告的未來:


我們與品牌建立關系的方式就如同我們人與人之間建立關系的方式一樣

我們會花足夠的時間,利用許許多多細微輕度的互動與別人建立關系。我們經常會結識朋友的朋友,可能會聊上幾句,也可能隻是點個頭握個手而已。也許在遇見了好幾次之后,才會發生一次真正的交談,突然發現我們很多事情上都有交集,也有可能擁有相同的興趣喜好。也許我們倆都喜歡滑雪,所以我們就和我們共同的那個朋友相約一起去滑雪。幾次“三人行”之后,會發現其實就我們兩個人去滑雪可能更帶勁。不出意料的話,我們倆之間會建立起深厚的友情,當然這也許需要很長的時間,幾個月或者是幾年。我們不可能一夜之間變成很親密的朋友,而是需要借助於時間,通過許多的輕度互動交流,幫助我們建立真正的友誼。

人類在過去的幾百上千年中都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建立各種關系的。這種模式影響了我們太久,所以在短時期內是不會被輕易改變的。(相對而言,市場營銷和品牌對於人類歷史來講倒是一種非常新的事物,充其量也就隻有150年的歷史)所以我們也以同樣的方式與品牌建立關系,通過足夠的時間,利用許多細微輕度的互動與品牌建立深厚的情感聯結。正因為如此,我們的市場營銷計劃應該圍繞這個洞察點出發,而且我們的確就是這樣做的,不管是有意識的或是潛意識的,通過各種媒體——雜志、戶外、電視、電台、網站橫幅廣告等來散播各種關於我們的信息,再加上消費者與品牌之間一些其它的小互動——譬如零售商店、與朋友交談、看到其他人在用的品牌——我們得到一個有趣的概念:通過足夠的時間,來積累許多細微輕度的交流互動。


我們總是在談話中不經意間談及品牌——輕度而非重度

我們希望人們在談及我們的品牌時是足夠深刻的,並且能提及到我們精心規劃的品牌的各項專有屬性,但不如我們所願,人們通常不會這樣去談品牌。他們本來是在聊天,談論其它事情的,不經意的品牌話題會突然出現且又快速消失。譬如,我和我的朋友John在聊天,他告訴我他上周見到了我們的共同朋友Matt,他正在告訴我Matt最近的境況,然后提到說天氣很熱,他們在星巴克點了一杯我也喜歡的新口味星冰樂,然后話題又回到Matt的身上。這類的對話經常在發生,品牌作為對話中的一部分被提及,品牌認知是通過更多順帶過的一句對話而被建立起來。


干擾和注意作為市場營銷和廣告的出發點,已經走向沒落

在20年前,我們的可接觸到的信息還被限制在我們所擁有的書籍,看的電視節目,圖書館裡的書;如今,因為網絡的誕生,我們可以觸及的信息量指數在直線上升。資訊爆炸,我們沉浸在信息的海洋中,但是我們的腦容量並沒有增加,我們處理信息的能力沒有長進多少,對於營銷者以及廣告業者來說,他們所認為的有效的傳播方式可能是錯誤的。 (本文來源:品牌幾何)

顯然更多的信息、有限的處理能力,意味著任何人都處在獲取注意力的游戲中,而“干擾”處在這場游戲的最底層。當許多公司花錢在高速公路上做戶外廣告時,乘車人可能其實在偷看手機上朋友的訊息。干擾性廣告被網絡的誕生所摧毀,因為它不再是一種有效用和有效率的廣告方式了。打斷思考是一種可怕的用戶體驗,也讓發布者和廣告主的利益受損。在一個充斥著太多信息的世界中,唯一成功的方法就是見縫插針、悄無聲息地將信息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去。你可以向別人介紹新的內容和新的想法,但是需要通過非常溫和的方式去傳遞,大不了被忽視,但如果太激進,很有可能就會激怒對方。所以說,最好的廣告方法是通過人們的朋友去傳遞,因為在這個擁有太多信息和太多選擇的世界裡,人們往往會向他們的朋友咨詢意見,然后再做決定。

網絡正在圍繞著人而進行著重新打造,下一階段的網絡不再以內容為主角,而是以人為主角。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就是18-24個月后,幾乎每一個你所訪問的網站都會是個性化驅動的,各個網站可以依照你的年紀、興趣、職業、社交圈等等個人資料而呈現出不同的內容;各個網站都會將你所關注的信息突出顯示:你所閱讀過的書籍、購買過的物品、去過的地方和正在思考的事情都會一一被列出來。在這樣的環境中,所有的內容都在和人們的朋友競爭,干擾性廣告隻會走向失敗。沒有品牌,沒有廣告宣傳戰役,今天起,傳統的展示性廣告會走向滅亡,網絡橫幅廣告也會消失,雖然電視在若干年內還會發生顯著的變化,但單獨的30秒插播廣告也會走向滅亡。


將來會通過許多的輕度細節建立在“永遠在線”的戰略上

因為我們和任何事物建立關系都是通過長時間的、許許多多的、細微輕度的互動而形成的,廣告也應該採取一樣的方式。雖然在新產品發布時,那些有針對性的、短期廣告宣傳依然會存在,但廣告終究應該要建立在一個堅實的“永遠在線”的基礎上。這個基礎遠比短期的宣傳戰役更重要,因為這是人們在真實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我們與現實生活中的朋友之間的關系是時時連線的,我們與現實生活中的品牌也應該是時時關聯的,廣告必須和這一切保持一致。

這與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非常不一樣。如今幾乎所有的廣告宣傳戰役都是建立在用戶體驗上。過於刻意的、重度的品牌內容——產品畫面、標題、圖標、logo——在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是。目前還有一個趨勢,就是要建立一種深層次的、滲透性強的、重度的消費者體驗。市場營銷者正在創造各種Apps,你可以與之互動的廣告,帶有動畫、動作和多種互動層級的廣告。所有正在創造這些具有強滲透性體驗的人都是在逆流而上,因為幾乎所有在Facebook、iOS上為品牌而設計的app,事實上都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回憶一下,你最后一次使用一個與品牌相關的app是什麼時候?重度的、具有滲透性的體驗並不會讓人們與品牌產生互動和締結條約,太刻意的體驗終究會失敗,因為它們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不符。


許多細微輕度的互動是一塊驚人的創意畫布

很多創意實踐者不喜歡談及這種觀點,因為他們的思維被目前的廣告創意所限制住了。每個人都在尋找一個大創意,尋找一個英雄式的電視廣告片,視覺上、聽覺上和動作上要足夠驚爆,最好是性感之極的畫面。但是,其實許多細微處的輕度互動交流也是一塊不可思議的、可塑性極強的畫布。這塊畫布可以讓你改變講故事的方式,不需要一次性地將所有的事情都道出來,而是真正的人與人之間的對話,而且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的,這就如同潤物細無聲!

這塊畫布不比大視野,大聲效和大動作的畫布差,它是完全不同的。最具有創造力的人一定會抓住這個機會,創造出難以想象的體驗。每個客戶都會嘗試去了解社會化網絡的變革(這其中當然也包括財富500強企業),明白要為一群群小團體的人去創造體驗,而不是像電視一樣大量地傳播訊息。


總之,在你的競爭對手行動之前改變你的想法

大家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有哪個品牌是最佳的范例?哪個品牌以許多細微輕度的互動而有能力勝出?其實這樣的品牌也並不是很多,但是大家都在慢慢的改變過程中。越早擁抱改變的品牌,將會越早看到令人驚嘆的成功。未來的廣告必將是通過足夠的時間,積累許多細微輕度的交流互動,千萬別成為最后一個意識到此的人。


補充:刻意重度的互動所扮演的角色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我忽略了一件事——在廣告的未來中,刻意重度的互動也有一個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很特殊。

反過去想想關系是如何形成的:通過足夠的時間,積累許許多多細微輕度的互動而形成。然而,一旦關系形成了,人們就深深地與品牌締結了情感上的聯系,這時,刻意重度的互動才有一席之位。雖然我們的互動中大多數都是悄無聲息的,但有時為了我們所愛和所信任的人,我們還是會做一些比較刻意的事情,我們會願意多花一份功夫,這也同樣適用於品牌。一旦你已經通過許多輕度的互動與目標對象建立了深層次的情感關系,你就可以刻意地去向他們介紹一些別的東西。

所以未來的廣告策略就是:大部分的努力和花費都會用在基於輕度互動的“永遠在線”策略上,從而建立關系和忠誠;小部分的努力和花費會用在較少的重度互動上,從而達到所希望的特殊目的。


文章出處: http://www.brandvista.com/?p=2438

英語原文: http://www.thinkoutsidein.com/blog/2012/03/many-lightweight-interactions-over-time/





4.06.2012

Coca Cola 再泡製值得分享的快樂驚喜



相信大家有睇過 Coca Cola Happiness Machine 這個快樂汽水機案例及最近情人節的一招 Happiness Machine for Couples 之後,明白到 Coca Cola 怎樣使用非常有限的資源和宣傳費, 為買可樂的客戶帶來與品牌宗旨理念非常一致的驚喜與快樂。就正因為這份創意的驚喜, 令到整件事對 target 更有吸引力。當大家願意參與時, 有趣的畫面就容易引起週邊人群的注意, 而更有機會被主動分享。

最近的 idea 就是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校園內的一部 Hug Me Machine, 顧名思義是擁抱一下就有得飲, 當你愛可樂時 (Give it a Hug), 可樂也愛你 (Give you a Free Coke)。

Coca Cola 再一次用簡單的體驗讓品牌帶給你笑容, 而這些由用戶產生出來的快樂片段, 正好成為 Social Media 世界裡強而有力的分享材料, 令快樂故事可以傳遍天下, 不在新加坡亦好想親身體試一下。






唔夠手長的女同學自然會特別多人幫忙, 原來最快樂的是男同學 ;-)




4.04.2012

留給最愛的面書 P.S. I Post Too


記得幾年前有一套電影 <留給最愛的情書> P.S. I Love You 令我有點感覺和啟發。

故事大概講述丈夫在美滿的生活裡因病,突然離世,令女主角幾乎崩潰,可以令她重新站起來的就只有最了解她的另一半。幸好丈夫在離開前已做好貼心的安排,先預備了12封信,伴她度過頭12個月沒有他的日子。

第一封信在女主角30歲的生日送到,並附上生日蛋糕及他的錄音帶,囑咐她要出外和朋友慶祝生日。之後她陸陸續續收到丈夫以不同方式留給她的信,每一次她都有一個新的體驗,有新的得著並重新認識自己。而每一封信都以一句 "P.S. I love you" 作結尾,讓女主角每天仍然感受到他對她的愛。

其實人生就是充斥著許多意想不到的事,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但最悲痛的意外,就是最親的人突然離開。如果你可以在離開後依舊在你的Facebook 對你身邊的人作出關心及提示,彷如每天也在身邊無形的出現,令你已離去的傷感變成另一股窩心的共處 ... 猶如活在身邊。


假如你還可以在大時大節繼續送上祝福 ...

假如你可以鼓勵一個追逐夢想中的好朋友不要放棄...

假如你可以提醒另一半生活上的小事,即使微不足道 ...

希望大家可以趁活著的時候快把你要對身邊至愛的人要說的話說出去 ... 不要讓每一句 Status 都隔了一個時空,才讓他與她知道你對身邊每個朋友隱藏了的關心。




把 DeadSoci.al 留給這世上我最愛的人。P.S. I Post Too




4.02.2012

愚人節惡搞回憶錄 - Part 2


繼續同大家睇下其他很有心思地製作的愚人節應節產品 ...










紐西蘭航空推出「站票」
http://promos.airnz.co.nz/gas/straightup



Assassin's Creed for Kinect
史上最真實的遊戲其實已經出左, 只係睇你肯唔肯認真去玩 ...


The YouTube Collection: The Magic of YouTube in Your Hands
睇YouTube多過睇電視的必買


Lynx Spray App
同Lynx cross over 嘅新手提電話功能 ...


Honda Anti-Theft Negotiator
一個會打心理戰的汽車防盜器??


Peugeot RCZ | Mood Paint Demonstration
出埋自動變色龍技術, 油漆廠玩完?



愚人節惡搞回憶錄 - Part 1


慶祝愚人節已經成為好多網絡公司 (尤其是 Google) 的傳統, 甚至成為一件令我十分期待的事。年年都要保持 Creativity 是一件好難的事情,先回顧一下部份愚人節推出的期間限定「新產品」。



8-Bit Google Maps 
有玩任天堂長大的對這條惡龍不會陌生


Chrome Multitask Mode
屋企的舊 mouse 終於可以用 ...


Introducing Gmail Tap 
原來摩斯密碼打字最快 ...


Electronic Hungry Hungry Hippos for iPad
以前有玩過的河馬玩具終於出 App ...


Toshiba tablets come in all shapes and sizes
Tailor-made技術已經去到如此先進...



3.31.2012

真實的虛擬超市



大家應該記得上年 Cannes 嘅 Tesco virtual store 點樣係韓國地鐵月台玩 Mobile E-Commerce 令到虛擬與真實的商業界限從此改寫。

今個星期 Tesco 同 Samsung 聯手將個 idea 實現,係首爾嘅一個地鐵站開左一間 HomePlus 超級市場,售賣超過500樣產品。虛擬超市座落喺方便顧客的 daily touchpoint 對大部分 loyal customer 的確可以有提醒補購產品的作用。

期待 Tesco下一步會否擴展更多 virtual store,點樣在 Business Operation 上進一步將不同的產品及真實超市的特徵能夠虛擬化,及將 Social 和 Location 的元素適當地加入而整合成一個更強的 SoLoMo 商業模式。




3.29.2012

在櫥窗亂 Draw Something



成日對住部電話亂 Draw Something,開始有少少悶。英國 Manchester 的 LOVE Labs 就做左個叫 Doodlr 的實驗幫大家製造一個更大空間去集體發揮。

個實驗為 Smartphone 用戶通過3G或WiFi,在無需下載或安裝任何應用程式的情況下,就可以 real-time 多人一齊互動,按主題亂畫一番 。而繪製出來的每幅街頭作品都會係 Flickr Gallery 裡面展覽。

試想品牌怎麼可以借助時下大眾流行的 Draw Something trend 在如此簡單的 Interactive Fun 下,就可以利用Shop Window 這個月租幾百萬的零售點渠道製造一個 Consumer Engagement,而不是過目必忘的華麗 window display?








連廁紙也要玩 Social




Tailor-made toilet paper 唔係新噱頭, 外國一早已經有。但幾靚都好,如果每次伴您渡過美好如廁時光嘅都係同一格廁紙,你遲早會嫌它太悶、太一般。

現今的趨勢是很多針對網上 Loyal Fans 的產品或服務都會考慮加入個人化元素、與 social media data 緊密配合。那麼 Twitter 廁紙夠特別了吧?

有無興趣將最多廢話的朋友造一卷 Twitter 廁紙用嚟 ....











3.25.2012

此「克」無價的禮物



想慳錢的朋友總會發現當你一出街,走兩走好容易就洗大左。

除非你行去嘅係丹麥哥本哈根的 Anthon Berg 朱古力店,因為你無需俾任何現金,只需承諾照顧一個 facebook 朋友,明碼實價支付「一個愛心承諾」。

這個 Pop-up Store 鼓勵大家把朱古力視為禮品並與親朋好友分享,其中有各種不同接受程度的 "價格" 。好玩之處是當顧客拿起一盒朱古力,可以根據他們願意做的好事。例如 "在床上餵你愛的人吃早餐" 或者 "一個星期唔呃你阿爸" ,睇下值唔值得買。而這些承諾的証據就會出現在相關當事人的Facebook Wall 上。

我們做廣告及行銷的很多時候都希望用不同的ideas試圖影響消費者的行為。與其一相情願地創造一個全新的行為俾顧客去迎合品牌,何不在日常生活的基本行為中去思考,例如嘗試把金錢的價值觀稍為改變一下,以承諾做好事為交易條件。正如 Anthon Berg 一樣成功為顧客製造一個有趣又有意義的送禮方式,將品牌的 Positive Brand Image 擴散到 Social Media。








3.15.2012

說好的虛擬幸福



如果睇相佬呃我會好似這故事主角般的三個月人生,經已非常幸福了。

這個故事是出自一家日本的人力資源公司,它是繼 Intel The Museum of Me 之後另一個利用 facebook profile data、而又取悅到我的 online campaign。 故事大概講述「你」進入新公司後得到各方好友的支持並與同事們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亦透過第一身角度的幾段 video 道出了很多細膩的人情 + 感情。



莫論故事和拍攝手法如何,這種一起走過的互動 storytelling 令我們反思什麼是更有分享價值的 Online User Engagement? 想要參與者不斷花時間過關玩遊戲攞分贏巨獎? (high involvement & time consuming)

還是只按一下 button,讓品牌帶你進入它所設定的世界,給你一個願意花時間去聽又有共鳴的用戶體驗? (low involvement & highly engaging)

雖看不懂日文,也不會教人失望。因為最近能夠令我一看再看的東西可能沒有幾個。


各位主角請按此觀看你的未來 ... 即使是3個月也好




3.14.2012

用Twitter 帶來 iWOM 提升服務質素


有留意e-commerce的朋友相信一定有聽過Zappos。作為全球最大的網絡鞋店,它的成功故事及公司文化被一致推崇,所以在此不作詳談。 (感興趣的請看此)


基本上Zappos是以客戶服務一流出名,Social Media亦是公司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也積極利用Twitter等社會化媒體進行服務創新,將社會化充分融入電子商務中。


其中一個例子是Zappos 的Tweet Wall,以分類的 scrolling image 形式呈現產品,客戶可以直接在上面看到 Twitter 用戶對該產品的 real-time comments。與其把用戶意見集中在自己能夠控制的專頁上,Zappos 樂意把實時意見暴露於更廣的潛在顧客面前,令一流的服務水平能夠更容易被發現

品牌
懂得運用 Social Media 顯示自己的核心價值就會更容易贏得顧客信心










3.13.2012

日本Phone情畫


311震災重創日本, 腦海裡的東北盡是淒慘影像, 旅遊業亦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在地震屆滿一週年之際,日本旅遊業界想出一個貼心的雙贏方法,鼓勵大家成為日本親善記者,展示日本安全及美好的一面挽回信心。




How it works? 我諗好多人去旅行都希望可以到處 Wi-Fi上網,check下地圖check下email,兼唔想等夜晚返酒店先upload所有開心嘅相。所以Japan Tourism 就為大家提供一個免費Wi-Fi上網 App,只要你不斷分享日本的旅遊經歷,你得到的 LIKE 就會令免費的Wi-Fi 時間上升。好簡單地靠相片在 Social Media 説真實的故事,令美麗的日本散播到每個朋友的facebook。







3.12.2012

Path 加入Music配對及Nike+功能




自從 Location based 社交網絡Path發布了Path 2之後,用戶數量出現爆炸性增長,優化的UI也隨即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Path發布了Path 2.1版的iOS應用,加了很多新功能。Path新增了對Nike+的支援,想使用這項功能,你需要將Path 2.1與Nike+應用進行同步。Sync 完之後,你的運動數據可以自動在Path上顯示,你的Path好友也能在Path上睇到你的運動路線情況。

而對於唔鍾意運動的用戶來說,Path 2.1的另一個新功能可能會適合你地,這項功能就是 Music Matching 功能。你只需點一下 microphone button,聽一陣之後,Matching功能就能識別出正在播放的音樂,你還可以利用它來將音樂直接分享給朋友。via 36kr

<啟發> 我反而希望有 Tourism Board 可以考慮出一個 LBS App 比配合自己國家既旅遊路線。手機上的music list 會隨著你身處的地方,文化或風景而調整/播放適合的歌曲,令一個人的旅途可以更有感覺。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